宜宾南溪长江公路大桥正式通车 翻开跨江发展新篇章
国际在线四川报道(干丹婷):1月30日,四川省首个渡改桥PPP模式的项目——宜宾南溪长江公路大桥顺利通车,结束了43万南溪人民千年摆渡过江历史,开启了南溪跨江布局、南向发展新篇章。 改变摆渡过江历史 过江车程缩短到5分钟 据悉,长期以来,由于长江南溪江段无普通公路过江通道,两岸交通联系需依靠轮渡或绕行上游的宜宾长江大桥和下游的江安长江大桥(两桥相距约64公里)。目前,南溪江段现有4个渡口码头,轮渡过江客流总量达4000人次/日—5000人次/日,节假日高峰期可达8000人次/日—10000人次/日。 “渡口码头船只运营时间是每天上午7:30到下午18:00,每艘船每次限载60人,摩托车6辆。”在码头工作了八年的宜宾南溪区南溪街道船舶管理站工作人员秦云江负责船只安全检查和签单发航。他表示,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对渡船进行检查,来往渡船安全压力非常大。
据南溪区交通运输局局长周虎介绍,南溪受渡船安全系数低、秋冬季大雾封航以及泸州港、宜宾港扩建和长江航运增长等因素影响,再加之上长江汛期长、水流大、绕行陆路远等因素的存在,给两岸居民来往出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极大不便,修建一座安全、便捷、畅通的跨江大桥,成为了南溪人多年来的期盼。 “大桥通车,我们非常高兴,以后回家能节省一半的时间,方便太多了。”家住南溪区马家乡的侯万元表示,由于渡船每次载人载车有限制,所以每次骑摩托车回家都需要排队等候,尤其是节假日期间,等候时间都超过半小时。 周虎表示,大桥建成通车后,可将以往2个小时的过江车程缩短到5分钟,同时,也将有效改变两岸居民千百年摆渡过江历史,消除长江南溪段水域最大的交通安全隐患。南溪长江公路大桥是惠及南溪子孙后代的民生之桥。 攻破建设难点 开创行业先河 据了解,宜宾南溪长江公路大桥于2015年5月开工建设,2019年1月建成通车,桥位路线全长2100米,桥长1499米,北岸引道接线144.82米,南岸引道接线452.18米,主桥宽30.5米,是主跨572米双塔双索面叠合梁斜拉桥,桥塔采用花瓶形塔,空间索面,系世界首例两侧边跨形式及跨度均不对称的双工字形叠合梁混合梁斜拉桥。
“这座大桥是一座大跨度斜拉桥,在施工过程中,对塔柱施工线性控制要求极高,测量数据要求极其精确,同时,大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对温控要求极高。”四川路桥宜宾南溪长江公路大桥项目常务副经理秦建均介绍,索塔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进行一定的偏移,因为对温度的要求极高,特别是夏天,为取得相对准确的数据,对索塔的测量只有在凌晨2:00到5:00左右抓紧时间进行,因为夜晚的温度相对平衡。 秦建均还表示,大桥跨度大、索塔高对测量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且塔柱受日照、温度、振动、大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塔柱的轴线会产生偏移,也为施工带来了巨大挑战。为解决塔柱偏移产生的误差,项目对上塔柱施工测量采用跟踪棱镜法进行放样,选用第四代液压爬模,以便适应本项目上塔柱倾斜角度以及变截面施工,有效保证了塔柱线性美观。 据悉,宜宾南溪长江公路大桥是世界叠合混合梁斜拉桥中,首例采用双I字型主纵梁叠合梁,且边跨形式和跨度均不对称设计的桥梁;国内首个在桩基施工方面采用冲孔加旋挖相结合技术的项目;国内首个在叠合梁斜拉桥中采用反压支座的项目;四川省内首个采用自循环技术安装斜拉索的项目;四川省内首个渡改桥PPP模式的项目。 宜宾南溪长江公路大桥的建成,对于南溪全面融入宜宾大市,统筹推进城市扩容提质、园区转型升级、文旅融合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是助推经济转型的发展之桥和民心之桥。
|
我来完善
相关新闻
- 要为小微企业发展铺平道路 2019-03-25
- 宜宾中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开招聘财务部会计人员的公告2019-03-25
- 宜宾中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开招聘财务部会计人员的公告作废说明2019-03-25
- 宜宾通泰投资有限公司招聘2019-03-25
- 中欧“微笑计划”卫星正式启动研制 2019-03-25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待审核0条,查看更多评论»